AI几秒内完成绘图,倒逼设计教育回归“创造”的核心

AI几秒内完成绘图,倒逼设计教育回归“创造”的核心

51吃瓜 2025-11-09 吃瓜爆料 11 次浏览 0个评论

随着AI可以用几秒钟的时间生成图片、视频、影像,设计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变革。这场技术革命将在高校的设计专业中带来什么样的震荡?

11月8日,以“跨界·融合”为主题的第二届“新海派”数智时代设计教学研究学术会议在上海大学延长校区上海美术学院召开,来自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华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天津大学等多所知名院校及产业界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数智时代设计教育的范式重构与未来路径。

第二届“新海派”数智时代设计教学研究学术会议。

在主旨报告环节,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长聘教授范圣玺带来《AIGC生态设计教育的进化》分享。他指出,数智时代的到来不仅是技术迭代,更重塑了思维方式,“AI带来的变革远比工业革命更深刻,它改变了思维主体、客体和工具,让物理世界、人类世界、虚拟世界形成三元结构,人机共生成为常态。”

范圣玺带来《AIGC生态设计教育的进化》分享。

范圣玺坦言,AIGC已彻底替代设计教育中大量基础绘图、辅助设计类工作,“过去我们花很多时间在基础训练上,现在这些都能被AI几秒内完成”,但这也倒逼设计教育回归核心,“怎么提问、如何评价筛选AI产出,这些体现思维能力的部分成了核心素养。”他强调,设计的本质是创造,而AI的底层逻辑基于人类既有经验,并非真正创新,“创新是在不同范畴间建立新关系,这正是人类的核心优势,也是设计教育要重点培养的能力。”

谈及设计教育的重构,他表示学科边界模糊是创新的本质,“国家已将设计学归入交叉学科,与纳米、智能科学等领域并列,这要求我们打破传统框架。”他认为,设计教育应聚焦“建立关系的能力”,包括逻辑推理、情景想象、持续联想等,同时坚守人本主义,“设计始终是解决人的问题,要让复杂科技变得温暖亲切,技术的最大使命是让人有时间成为自己。”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常丹妮教授以《学科重构与智能驱动:面向未来人居的设计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为题分享实践经验,阐述了如何以智能技术为驱动,将数据思维与前沿能力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推动跨学科重构。

常丹妮分享《学科重构与智能驱动:面向未来人居的设计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她介绍,交大设计学院启动学科优化改革,2025年成功获批全国首个人居设计专业,“它以交叉学科框架构建人、居所、生活方式的和谐共生关系,涵盖不同尺度的设计培养,就像‘一盘沙拉’,学生可通过多元模块选择打造个性化培养路径。”

在智能驱动方面,学院已将AI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她举例,目前学校已开设十几门AI课程,AI教改项目鼓励老师探索AI如何融入教学之中,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例如建筑史纲课程搭建了智能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图谱,通过VR实现沉浸式学习。

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学院林峰教授以《交叉设计学进展与数智赋能范式》为题,分享了对交叉设计学科发展的深度思考。他直言,2022年设计学归入交叉学科、工学与艺术学授予顺序调整,意味着交叉设计学呈现“去艺术化”的显著趋势,“这不是否定艺术属性,而是科技进步让技术介入成为交叉设计学的重要支撑。”

林峰分享《交叉设计学进展与数智赋能范式》。

林峰强调,交叉设计学绝非简单的“水果沙拉式”拼凑,“不是把不同学科切分混合,而是要产生化学反应,真正实现融合。”

谈及数智赋能,林峰给出清晰界定,“AI能回答已有的知识点、帮你作图,但解决复杂的综合性问题,还是要靠设计学科的核心能力。”他认为,交叉设计学的主战场在于“综合”,“要以数智为基石,重点推进与工学、自然学科的交叉,比如材料设计、计算与智能等方向,真正实现艺工结合。”

针对东华大学的探索,林峰介绍,学院已在研究生层面打破专业壁垒、调整招生目录。他呼吁,设计学科要主动“应对”而非“应付”变革,“以前我们的设计、艺术体系很多参照欧美、苏联模式,但面临新的交叉学科的设计学,我们没有成熟模式可参考,必须走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学科建设之路,让顶层设计真正理解设计学的价值。”

作为会议东道主,上海美术学院设计系教授、博导杜守帅以《数智时代上美设计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题,分享了学院的实践与思考。

杜守帅分享《数智时代上美设计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他明确表示,数智时代的人工智能对设计是“辅助而非替代”,“AI能让数据搜集、调研更便捷,但设计师的同理心、好奇心、人文挖掘和批判性思维,才是设计的核心,这是AI无法取代的。”

杜守帅介绍,上美设计学科已推进多维度改革,核心是打破专业壁垒,“我们在大一打通平面设计基础、立体设计基础等四门核心课程,让视觉传达、环境设计、产品设计、艺术科技四个专业的学生同堂学习、碰撞创意。”大四则开设“社会创新与综合设计”等跨专业课程,“不同专业学生在老师带领下合作,期待产生不一样的设计产出。”

谈及数智时代的下一步改革,杜守帅表示,“设计学已归入交叉学科,我们计划跳出传统专业框架,尝试设立智能创新设计交叉专业。” 该专业将聚焦“设计+ AI赋能”,融入数字化智能设计、新文科和新工科建设理念,“直接应对新工科、新文科的培养需求,本身就是高度交叉的专业形态。” 此外,学院始终坚持产教融合,通过参与世界设计之都大会、承办民宿设计大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能力。

下午的会议分为上下两个半场,与会专家围绕“学科建设与产业发展”与“专业建设与课程设计”两个主题展开深入研讨。

本次活动由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设计系举办,会议同期,还举办了上海美术学院设计系特色课程展与第十届两岸新锐设计竞赛·华灿奖上海赛区优秀作品展,立体呈现了数智赋能下的教学成果与创新活力。

华灿奖优秀作品展

数智技术正推动设计学科突破传统“艺术+科技”的二元框架,向“智能+设计”的融合体系演进。随着学科边界持续消融、交叉融合日益深化,设计正从单一领域走向跨域协同。AI技术的深度融入、智能平台的建设、教学场景的革命性变革以及产教融合生态的构建,表明未来设计教育将更加注重技术赋能、跨界协作与社会价值创造。

转载请注明来自51吃瓜_51吃瓜网_吃瓜网_51吃瓜官网_51热门大瓜黑料反差_51吃瓜黑料网吃瓜网今日吃瓜热门大瓜_吃瓜爆料,51热门大瓜今日大瓜,今日吃瓜资源吃瓜网站,本文标题:《AI几秒内完成绘图,倒逼设计教育回归“创造”的核心》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